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流金20年 | 朱槿花绽放东博会:探寻会徽背后的创作故事

2023-08-15 17:15     来源: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一朵美丽的朱槿花灿烂地盛开着,十一片绽放的花瓣犹如飘扬的彩带般随风飞舞。谈到中国—东盟博览会,相信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其会徽——一朵怒放的朱槿花。这颇具地方特色,又能精确彰显东博会主题的会徽是如何诞生的呢?在第20届东博会举办前夕,记者进行了深入探寻。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据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介绍,2003年11月,为了打造一个独特精致、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会徽,一场国际性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徽征集大赛在南宁拉开帷幕。大赛获得了海内外专业设计机构和广大设计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和关注,参赛作品纷至沓来。截至2004年1月,大赛办公室共收到有效参赛作品2346件。经过评审委员会5轮评选,最终北京设计师张健彬设计的以朱槿花为原型的《凝聚·绽放·繁荣》脱颖而出,被选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徽。“这件作品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明显的地域特点和创新意识。”东博会会徽评审委员会主席余秉楠这样评价张健彬的设计。

      在会徽揭晓仪式上,张健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从接到邀请书到送作品参选,他一直不断调整和修改关于会徽的设计构想。最初,张健彬仅仅是设想以11条线条代表中国—东盟11个国家,并没有将这11条线条与南宁市市花朱槿花联系起来。在后续设计中,张健彬偶然发现,这11条线条与朱槿花以及南宁标志性建筑国际会展中心的形象和概念非常契合,才开始有意地强化这一概念和形象的设计。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徽

      据悉,在被初选为东博会会徽后,《凝聚·绽放·繁荣》还经历了一系列的加工修改,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最初的版本存在着缺乏张力等问题,后来尝试采用中国传统书法的形式书写英文,使作品线条流畅起来,弥补了力度和张力欠缺的缺陷。此外,张健彬再次对画上的颜色进行仔细斟酌,最终决定采用中国—东盟11个国家的国旗中较为中性的几个颜色修饰线条,并考虑到中国与东盟10国大多具有沿海优势,选择以蓝色为主色调,意在体现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奏响和平进步的人类赞歌。

      最终,东博会会徽呈现出这么一幅美丽的画面:11片花瓣分别代表着美丽的中国和旖旎的东盟十国,像一张灿烂的笑脸,更像无数欢迎的手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好客的传统,也表达了广西各族人民待客的诚意。11片花瓣,也标志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个盛大聚会的开放与包容,寓意着发展空间永无止境,中国与东盟10国人民互利合作、共享繁荣美好的未来。

      此后,东博会会徽被广泛应用在与东博会有关的物品和设施中,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东盟朋友所熟知并喜爱。相信未来十年,中国与东盟的发展与合作,将始终像这朵怒放的朱槿花一般灿烂。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