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党中央决策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部署,深入推进我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全区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引导数据中心集聚发展,提升整体建设服务水平,2020年7月,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中心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要求“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这标志着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从投入阶段发展到产出和分配阶段,数据要素的配置能力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成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数据中心成为“新基建”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核心组成部分,重要性日益突出,即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在“新基建”背景下,数据中心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存放计算、存储及网络设备的机房场所,更多是体现创新、绿色等新发展理念的公共计算设施的组成部分,是促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数据中枢和算力载体,对于培育智能经济新形态、提升区域未来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数据中心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作为数据存储、计算、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已成为经济社会的战略性基础资源。近年来,我国数据产量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30%,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数据产量全球占比将超过25%,成为数据产量最大、数据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数据产量的快速增长大大提升了对数据存储、交换、计算等应用的需求,数据中心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12—2018年间,我国IDC收入保持32%的复合增长率,2019年IDC收入更是达到1132.4亿元,数据中心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中心是数字广西建设的内生需求。2018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陆续出台《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广西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年)》等系列文件,全面谋篇布局、启动数字广西建设。当前,我区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广西,打造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数字经济新高地、数字丝路的重要门户,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数字广西的全面推进和发展,将为数据中心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保障,带动我区数据中心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2019年底,我区已建、在建数据中心787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11个,大型数据中心4个,总体最大承载能力达到29万架标准机架。
二、《规划》的出台过程
根据自治区政府工作部署,由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牵头,自治区信息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服务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组成联合编制组,开展《规划》起草工作。编制组通过书面调研、召开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方法,并赴贵州省开展前期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经向各设区市、自治区有关厅局、部分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共计65家相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整理后形成了63条修改意见,其中,采纳35条,部分采纳14条,未采纳14条。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规划》,形成《规划(送审稿)》,并提交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指挥部会议进行审议。会后,编制工作组按照会议有关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印发。
三、《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
《规划》关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建设导向等内容,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提升统筹站位,服务重大战略。《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新基建讲话精神,紧密衔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自治区《关于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的意见》《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 年)》《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发展规划》《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政策文件,为统筹全区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引导数据中心集聚建设发展,激发市场活力,服务国家、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是突出区位优势,科学谋划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我区处于衔接东盟、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衔接支点和重要门户位置,构建以南宁超大型数据中心为核心,其他地市差异化大中型数据中心为补充的“一核多点”建设布局,形成核心引领、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在发展目标预测上,基于已建数据中心规模,结合政策支持、市场需求等因素,参照比对广东、内蒙古等省份的预测情况,我们对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和数据存储量以及我区有关情况进行了测算,预计2025年我区机架总规模将达到100万架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500万台,规划全区数据中心总体承载能力达到10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数据存储量力争进入全国前五,面向东盟、对接粤港澳大数据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依托应用牵引,明确四梁八柱。《规划》牢牢将应用服务、特色场景设计作为我区扩大数据中心市场内需,促进创新创业新经济的牛鼻子,以推进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深化应用,扩大国际国内跨区域大数据合作,提出深化政务和民生大数据应用,打造特色产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建立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政企数据共享流通的综合机制,由政府牵引开放设计应用场景,培育创新龙头企业以及一大批有活力的企业生态,全面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需求拉动的良性循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是发挥产业带动,繁荣数字经济。《规划》以全产业链发展视角,发挥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技术溢出和产业牵引作用,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从壮大本土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强化补链延链等方面发力,协同自治区重点打造的鲲鹏等产业生态,构建相互支撑、协同合作的产业链体系,形成要素与产业之间的高效链接和内在联动循环,带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技术研发、信息服务等大数据重点产业发展。
四、《规划》中的重点任务
《规划》提出了五个重点工程,23项具体措施,分别从中国—东盟国际新基建算力基地打造工程、数据资源聚集促进工程、大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培育工程、数字经济产业引培工程和数据中心发展要素优化提升工程着力推进我区数据中心发展。
(一)实施“筑基工程”,打造国家级新基建算力基地
“筑基工程”明确了广西依托国内国际市场衔接门户的优势,面向国内和国际发展数据中心产业载体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规划》重点在支持发展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相融合、有利于数据要素集聚和数据价值创造的新型数据中心,支持发展承载信息互联互通枢纽、大数据云计算重要平台、海量数据交换存储中心、跨境大数据中心等对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数据中心。同时,结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探索推进离岸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全球互联网信息资源库”,充分利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各方面的优势,依托互联网国际出口专用直达通道,争取提升南宁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地位和出口带宽,建设以国际数据中心、国际互联网转接/交换中心为核心内容,打造成为国际大数据先行先试政策试验区。。
(二)实施“聚数工程”,引领“东数西算”创新模式
“聚数工程”明确了我区数据中心承载数据资源的汇聚路径。一是按照“1+N+14”壮美广西·政务云总体架构和“多云共治”体系,以实现政务数据“聚通用”为目标,加快推进全区政务数据中心集约化布局,打造一体化政务数据中心体系。二是结合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有关政策意见,以及梳理广西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数据中心需求的优势和基础,提出广西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东数西算”的业务类型和转移机制。三是以落户我区的国家统计局华南数据中心为基础,积极推动国家部委数据存储、容灾备份及区域大数据中心落户广西,力争将我区纳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四是结合《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政策文件,依托广西跨境光缆、区域性国际出入口局等资源,形成中国—东盟国际数据合作走廊。
(三)实施“掘金工程”,培育数据应用创新创业市场
“掘金工程”明确了广西充分挖掘大数据应用潜力,开拓数据中心内生需求的主要手段。在政务和民生大数据应用方面,主要选取了政务数据治理、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和交通旅游等领域大数据应用工程。在特色大数据应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广西自身基础优势,聚焦物流、商贸、旅游、康养、海洋、小语种翻译智能创新、数字贸易、跨境金融等广西发展特色和重点领域。在数据开放共享和交易方面,创新提出数据沙箱、特征库等技术,探索建立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政企数据共享流通的综合机制,建设中国—东盟大数据交易中心,统筹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交易流通。
(四)实施“强链工程”,打造产业链联动新经济范式
“强链工程”明确了从壮大本土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强化补链延链等方面发力,以数据中心为龙头构建带动辐射、协同合作的产业链体系。一是引进数据中心上游关联产业链,发挥南宁、桂林、北海等城市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优势,培育本地硬件制造企业,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相关产品的企业,快速落地设备产能,大力推动数据中心上游产业落地。二是推动加强数据中心与云计算产业协同发展,从建设全区的IDC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广西各行业“企业上云用云”和引进云计算龙头企业等方面发力,推动形成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三是吸引数据中心下游关联产业链,依托大规模算力资源和广西人力成本优势,大力与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高性能算力相关的大数据服务产业。四是依托算力和数据的汇聚优势,围绕物流、金融、商贸、旅游、康养、海洋、工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推进大数据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创新创业新经济。
(五)实施“优境工程”,推动配套资源要素优化提升
“优境工程”明确了打造广西数据中心发展配套资源要素优势的重要途径。一是网络要素优化提升,通过构建高水平网络链路,提高网络层级,降低网络资费,提高网络服务等手段形成广西大数据业务合作发展的优势。二是电力要素优化提升,通过多种手段保障电力供应和降低电力资费,进一步降低落户企业成本,形成市场吸引竞争优势。三是推广绿色节能适用技术,通过鼓励绿色节能技术在数据中心建设、运维等多个环节的创新和应用,发挥绿色发展示范效应。
五、《规划》落实的保障措施
《规划》确定了六项保障措施,推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数据中心是建设数字广西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好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数据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保障《规划》落地实施。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围绕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等方面,在用地、用电、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财政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一篮子”的政策支持。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数据中心建设发展的监管,提升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水平,保障数据中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四是促进区域合作。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引资、引技、引智平台,扩大广西数据中心品牌影响力。五是重视安全保障。数据安全是数据作为要素参与市场分配的必要条件,要研究构建涵盖IDC物理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利用新技术创新IDC安全防护工具和手段,保障数据安全。六是加快人才培养。数字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要强化人才支撑,通过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技术培训等多元化的模式,加快数字人才培引。
关联文件:
数字广西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数据中心发展规划 (2020—2025年)》的通知(桂数广发〔2020〕3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